李涛,女,满族,1974年11月生,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兼教授委员会办公室主任。2010年,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获材料学工学博士学位。2011年晋升教授。曾任材料与冶金学院教授委员会会员兼金属材料工程系主任。
1.研究领域
1)先进钢铁材料的基础研究及组织控制
主要涉及基于CSP条件冷轧钢板组织演变规律,稀土在新型钢铁材料和铝合金中的作用机理,高性能稀土微合金钢及稀土铝合金研究与开发。
2)金属材料的自然环境腐蚀与防护
主要涉及海洋、大气、土壤等自然环境中金属材料的腐蚀机理和防护研究。
2.讲授课程
先后主讲硕士研究生学位公共课《现代材料测试分析技术》,本科生专业课《材料分析测试技术》、《金属材料学A》、《锻轧工艺学》、《金属材料学B》、《工程材料学》等。
3主持并参加的教学及科研项目
主持教学教改项目8项,参加教学教改项目6项。
1)2011-2012教学(教改)研究项目结合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建设工程材料学课程案例教学模式(内蒙古科技大学)
2)2012-2013教材建设项目:《工程材料学》(内蒙古科技大学)
3)2013-2018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内蒙古科技大学)
4)2015-2016“金属材料工程”国际工程专业认证培育项目(内蒙古科技大学)
5)2014-2017 “重点专业建设”项目(内蒙古自治区省部级)
6)2015-2017研究生优质课程建设项目(教育部)
7)2016-2017教材建设项目:《材料分析与测试技术》(内蒙古科技大学)
8)2017-2018 混合式课程建设项目(内蒙古科技大学)
主持并参加的科研项目:主持3项,参加十余项。
1)稀土元素对基于CSP工艺Q345B钢板腐蚀性能的影响,内蒙古科技大学创新基金,2009NC013
2)稀土元素对CSP工艺下Q345B钢板腐蚀性能的影响(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10MS0802
3)稀土元素对铝合金海洋大气腐蚀性能的影响(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14MS0525
4)内蒙古西部土壤中碳钢腐蚀规律与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461004
5)稀土微合金钢中奥氏体区铌碳氮化物回溶行为及影响机理(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17-2019
6)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创新引导奖励资金项目,0406041601,基于白云鄂博矿低成本高
性能取向硅钢生产的关键技术与产品开发,2016/01-2017/12,
7)内蒙古科技创新引导奖励基金,20071911,稀土功能材料及合金制品开发,2007/01
-2010/01,70万元,参加
8)西北碱性土壤环境中涂层缺陷对新型管线钢腐蚀规律影响的研究,教育部春晖计划Z2004-2-15022
9)国家材料自然环境腐蚀实验台网建设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2005-2008
10)X70管线钢于内蒙古苏里格大气田土壤环境中腐蚀机理研究,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408020212
4.代表性论文
[1]Tao Li,Ren-Jie Xue, Qiong Xue, Zhi-Yong YangFabrication of capping-free Pt/porous RGO hybrids byarepeatable-using reduction material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methanolelectrooxidation[J].Chemical Physics Letters 620 (2015) 73–77 (SCI)
[2]T. Li,Z. Liu, G. Zhang, F. Ruan,R. Guo,and J. Zhang.ElectrochemicalProperties of La2Mg17/Ni Electrodes Prepared via TiF3-Catalysed MechanicalMilling[J]. Advances in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5, 2015:1-5 (SCI)
[3]T.Li,X.G.Li, C.F.Dong et al.Characterization of atmospheric corrosion of 2A12 aluminum alloy in tropical marine environment[J]. Journal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 and performance, 2010,4(19):591-598 (SCI)
[4]李涛,仇伟健,金自立,任慧平.稀土对CSP工艺下SPCC钢耐海洋大气腐蚀性能的影响[J].材料热处理学报,2013,34(12):91-95(EI)
[5]Li,Tao;Qin,Meng,Hui,Zheng;Jin,ZiliRen,Huiping,Li,Weixiao1Influence of re elements on corrosion rust layer of low carbon steel in csp insimulated coastal atmosphere [J].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2013, v 275-277, p 1848-1854,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EI)
[6]李涛,冯海涛,李晓刚,周建龙. 2A12铝合金在含Cl-环境中的腐蚀行为和规律研究[J].材料科学与工艺, 2011, 19(3): 43~48 (EI)
[7]Tao Li,Meng Qin, Zili Jin, Huiping Ren. Effect of RareEarth Elements on Corrosion Behavior of Low Carbon Steel in CSP[J]. AdvancedMaterials Research ,2011,311-313: 835-840(EI)
[8]Tao Li,Huiping Ren, Zili Jin Xiang-qian Li, Meng Qin. Effects of Rare Earth Elementson Properties of Q345B Steel in CSP[J].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2011,239-242: 3062-3068(EI)
[9]李涛,李晓刚,董超芳. Cl-含量对2A12铝合金初期腐蚀行为的影响[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9, 31(12): 1576-1582 (EI)
[10]周建龙,李晓刚,杜翠薇,李涛. X80管线钢在NaHCO3溶液中的阳极电化学行为[J].金属学报, 2010, 46(2):251-256(SCI)
近三年核心论文:
[11]李涛,孙帅,刘毅.稀土对汽车板用钢耐工业大气腐蚀性的影响[J].热加工工艺, 2017, 46(4):75-77
[12]李涛,曹阁,刘毅,赵慧颖.稀土Ce对7A04铝合金耐腐蚀性能的影响[J].表面技术,2017,46(10):1-6 (CSCD)
[13]李涛,刘毅.稀土Ce对7A04铝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J].铸造技术, 2017,38(9):2080-2083(CSCD)
[14]李涛,刘毅,郑传奇.稀土对超高强度钢耐海洋大气腐蚀性能的影响[J].表面技术, 2016, 45(3): 38-43
[15]李涛,陈思瑶.铬污染对Q345钢在抚顺污灌区土壤腐蚀行为的影响[J].热加工工艺 2015,44(4):90-93
[16]尹奕, 李涛. LiBr球磨时间对La-Mg-Ni系材料贮氢性能的影响[J].热加工工艺 2015,44(4): 120-122
教改论文(第一作者):
1)李涛,吴忠旺,赵鸣.现代材料分析测试方法研究生优质课程建设的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6, 233: 67-69;
2)李涛 冯佃臣 刘卓承 工程材料教学模式的改革[J].第二届高等教育理工类教学研讨会,2012, 814-817(ISTP)
3)李涛,赵鸣.“材料分析与测试技术”教学初探[J].中国冶金教育,2008(5):36-38
5.专利
1)2013年,“薄壁弹性盘形绕线器”,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 2008 10174177.8),排名第一
2)2014年,“一种大型挖掘机高强度耐磨斗唇的加工方法”,发明专利(专利号:ZL 20131 0423309.7)排名第三
6.教材与专著
1)李涛,杨慧,工程材料学,化学工业出版社,北京,2013.
2)李涛,吴忠旺,材料分析与测试技术,四川大学出版社,2017.
3)吴忠旺,李涛.低温取向硅钢的研究与开发,成都电子科大出版社,2018.1
4)刘宗昌,任慧平,安胜利,马氏体相变(参编),科学出版社,50万字,2012.
5)刘宗昌,金属学及热处理(参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学会优秀教材二等奖
6)刘宗昌,任慧平等编著,金属固态相变教程(第二版)(参编),冶金工业出版社,2011
7.近年奖励与荣誉
2017获全国高校大学生材料综合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
2015中国体视学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高附加值冷轧冲压钢板组织结构的体视学分析及产品开发”
2012指导本科生在第六届挑战杯全区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银奖
2012内蒙古科技大学优秀班主任
2012内蒙古科技大学学生资助先进个人
2012指导学生申请内蒙古科技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1项
2011包头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基于CSP工艺下高附加值冷轧板的开发” 排名第4,
2010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学会优秀教材二等奖教材优秀奖
2010年所在的课题组被评为内蒙古科技大学创新团队